<tbody id="odnfe"></tbody>

        <option id="odnfe"><source id="odnfe"><em id="odnfe"></em></source></option>
        <bdo id="odnfe"><dfn id="odnfe"><thead id="odnfe"></thead></dfn></bdo>

      1. <track id="odnfe"></track>

           
          站內資訊
          news information
          更多資訊
          黑木耳種植過程常見問題分析與處理
          來源:致富熱 | 作者:pro93a769 | 發布時間: 2017-06-12 | 1446 次瀏覽 | 分享到:
          1、黑木耳的開發前景怎樣?


          我國是黑木耳生產和消費的主要國家。在黑木耳的總產量中,我國大陸年產量約為2.1萬噸,我國臺灣省、泰國、菲律賓等產量約 1000噸。目前,全球黑木耳年消費量約4.2噸,其中我國大陸約3.46萬噸,我國臺灣省850萬噸左右;我國香港600噸左右,部分轉銷國外;日本 2400噸,東南亞2000噸左右;其余國家800噸,以歐洲為主,澳大利亞、新西蘭占小部分。近年來黑木耳銷量大大增加,據統計2003年黑木耳銷量比 2002年增加了 1/3,但我國現階段人均消費黑木耳只有10克左右,如果按日本水平消費,年消費量將增至3萬噸以上。國內消費量增長,為產量增加,提供了有力的市場保 證。


          2、栽培期怎樣確定?


          黑木耳是中溫型菌類,根據栽培經驗,在華北地區,1年可生產兩批。第一批2月中旬生產栽培袋,4月中、下旬即可下地催耳,7月上、中 旬出耳結束。第二批5月中、下旬生產菌袋,8月上、中旬即可下地催耳,11月上旬出耳結束,正常的發菌期為45~50天,養菌期為10~15天,催芽期為 7~10天,采耳期為45~60天。


          3、拌料時應注意什么?


          拌料要均勻,控制好含水量,不可低于60%,不可高于65%。含水量低不利于菌絲生長,含水量高容易雜菌繁殖。拌完的料要悶1個小時后再裝袋。當天拌的料要用完,避免酸料。


          4、發菌培養時需注意以下要點


          ①、培養室必須要求衛生,干燥,空氣濕度不得大于70%。


          ②、培養室要避光。


          ③、進袋前培養室要用甲醛、高錳酸鉀進行熏蒸24小時。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10毫升、高錳酸鉀5克或用消毒劑熏蒸。


          黑木耳種植過程常見問題分析與處理


          ④、對感染的雜菌袋要隨時清除,以防雜菌傳播。


          5、菌袋污染率高的原因是什么?


          品種選擇不當,菌種退化;環境衛生差,接種時消毒時間不夠或發菌初期溫度低;培養室濕度過大,培養溫度高致使燒菌;高溫期出耳澆水時使水分進入袋中,引起燒袋;栽培場地消毒不好,雜菌袋檢查去除不當;袋料含水量高,酸堿度調整不當。


          6、為什么有時菌袋菌絲生長緩慢?


          品種選擇不當,菌種退化,裝量過多透氣性不好,通風不好,溫度過低。


          7、為什么有時菌種會燒菌?


          培養溫度過高,擺放層數過多,催芽密度過大通風不良。


          8、催芽需注意什么?


          ⑴注意通風,出耳基通風不好,濕度過大時,小耳片上可重新長出菌絲,影響生長,嚴重時耳片退化。


          ⑵耳片不宜培育過大,過大時耳片間易粘連以及造成分床掉芽現象。


          ⑶保證黑木耳質量,防止泥土濺到耳片上,可采用鋪地膜的方法來解決。


          9、為什么有時會出耳不齊?


          菌種退化和老化,劃口質量不均一。


          10、為什么耳片生長緩慢?


          品種選擇不當,菌種退化,感染雜菌。


          11、為什么會出現爛耳、流耳?


          品種選擇不當,菌種退化,感染雜菌,采摘時期不當。


          12、黑木耳常見病蟲害防治


          ①黑木耳綠霉病


          癥狀:菌袋、菌種瓶、周圍及子實體受綠霉感染后,初期在培養料或子實體上長白色纖細的菌絲,幾天之后,便可形成分生孢子,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或成熟后,菌落變以綠色,粉狀。


          防治:保持耳場周圍環境的清潔衛生;耳場必須通風良好、排水便利;出耳后每三天噴1次1%石灰水,有良好的防霉作用;若綠霉菌發生在培養料表面,尚未深入料內時,用pH10的石灰水檫洗患處,可控制綠霉菌的生長。


          ②爛耳(又名流耳)


          癥狀:耳片成熟后,耳片變軟,耳片甚至耳根自溶腐爛。


          黑木耳種植過程常見問題分析與處理


          防治:針對爛耳的原因加強栽培管理,注意通風換氣,光照等;及時采收,耳片接近成熟或已經成熟立即采收。


          ③耳菌塊防霉菌


          產生原因:木耳菌塊防霉菌污染是導致木耳菌塊減產,影響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原因;栽培管理措施不當;培養基滅菌不徹底;菌種質量不純,或木屑菌種多次代傳,降低菌種生活力;塑料袋韌性差,在操作管理中被刺破;環境條件差,均能導致霉菌發生。青霉、木霉是木耳菌塊上最常見的雜菌。


          防治措施:選用抗霉能力較強的菌株;選用新鮮原材料越夏;保護環境清潔,出菇期間,在采收第一批耳后,每3~5天在地面噴1次1%石灰水、或1%~2%煤皂溶液,0.1%多菌靈,或交叉使用,以控制雜菌生長。加強水分管理,要根據菌塊水分散失情況和空氣流量噴水。


          ④薊馬


          危害癥狀:從幼蟲開始危害木耳,侵入耳片后吮吸汁液,使耳片萎縮,嚴重時造成流耳。


          防治:用500~1000倍樂果乳劑,1000~1500倍50%可濕性敵百蟲藥液等,盡量選用無殘留生物農藥制劑。


          ⑤偽步行蟲


          危害癥狀:成蟲噬食耳片外層,幼蟲危害耳片耳根,或鉆入接種穴內噬食耳芽,被害的耳根不再結耳。入庫的干耳回潮后,仍可受到危害。幼蟲排糞量大,呈黑褐色線條狀。成蟲壽命長,白天藏匿在栽培場所的枯枝落葉中,夜間出來活動。


          防治措施:清除栽培場所的枯枝落葉,并噴灑200倍的敵敵畏藥液,可殺滅潛伏的害蟲。大量發生時,先摘除耳片,再用1000~1500倍的敵敵畏藥液噴殺;也可用500~800倍的魚藤精、500~800倍的除蟲菊乳劑防除,還可用1000~2000倍的50%可濕性敵百蟲藥液浸段木。在芒種和處暑期間,每次揀耳之后,都可用上述藥物噴灑1次。


          13、黑木耳如何分級?


          黑木耳分三個級別。一級耳耳面黑褐色、有光亮感、背面灰色,沒有拳耳、流耳、流失耳、蟲蛀耳、霉爛耳,朵片完整、不能通過2cm的篩眼,耳片厚度1毫米以上,含水量不超過14%。二級耳耳面黑褐色、背面暗灰色,沒有拳耳、流耳、流失耳、蟲蛀耳、霉爛耳,朵片基本完整、不能通過直徑1cm的篩眼,厚度0.7毫米,含水量不超過14%。三級耳多為黑褐色到淺棕色,拳耳不超過1%、流耳不超過0.5%、沒有流失耳、蟲蛀耳、霉爛耳,朵小或碎片、不能通過直徑0.4cm的篩眼,含水量不超過14%。
         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|日本精品HDvideosex4k|无码帝国www无码专区色综合|免费网站av免费AV网站在线看

              <tbody id="odnfe"></tbody>

              <option id="odnfe"><source id="odnfe"><em id="odnfe"></em></source></option>
              <bdo id="odnfe"><dfn id="odnfe"><thead id="odnfe"></thead></dfn></bdo>

            1. <track id="odnfe"></track>